去士林慈諴宮行春
昨昏和壽仁去士林慈諴宮拜拜。
媽祖廟佇夜市仔內底,是1796年(清國嘉慶元年)起的。毋過,1859年(咸豐九年)漳泉拚鬥,舊廟燒去,士紳潘永清佇八芝蘭新街重建,所以,士林媽祖也叫新街媽祖。
主神媽祖婆,另外,廣澤尊王(泉州人原鄉信仰),道教祖師張天師(道陵),玄天上帝,註生娘娘,城隍老爺與福德正神,功德堂有服侍地藏王菩薩和歷屆主任委員。
日本時代慈諴宮曾經做八芝蘭公學校分教場(今士林國小),士林信用組合辦公室(今士林農會),是集合宗教、教育和經濟一體的信仰中心。1954年,廟前起三座並排戲臺,全台灣獨一無二。2015年,廟後空地起造後殿(文史館)和辦公廳。
慈諴宮、舊街神農宮和芝山巖惠濟宮是士林三大廟。2001年,慈諴宮大規模古蹟整修,其中四季平安浮雕、清國石獅和龍柱,典雅古樸。日本時代,有正殿的交趾燒、木雕對場作、木雕結構、正殿竹葉詩、祈求吉慶堵,作工幼膩。戰後,有戲臺、門神、神龕木雕,精彩大範。
慈諴宮廟身建築年前久遠,多次重修,猶原保存古意。近來社會經濟水準提昇,管理當局囥袂少政治人物的碑刻、牌匾和石雕,予人感覺廟前空間複雜,加上媽祖廟佇士林夜市內,予周圍非法攤仔位包圍,漸漸失去大廟的恢宏開闊。
留言
張貼留言